第九章 综合性大学基础的奠定(1998年7月—2006年1月)
1998年至2005年的8年间,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求生存,立足于教师教育的主要办学特色,全面推进各项事业改革,正确处理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一方面,按照国家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抓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创建综合性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间,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规模。2001年,随着山东省交通学校的并入,学校工科实力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学校积极筹备更名评估,并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一致,迎评促建,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第一节 山东省交通学校的并入
一、山东省交通学校的建立
1978年7月,省革委文教办公室下发《关于新建、恢复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等十一处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78]鲁文教字11号),确定新建“烟台交通学校”。文件规定:学校规模为在校学生450名;开设“汽车运用与修理”、“公路勘测与设计”(后按照交通部教育局11月23日《关于统一专业称谓的规定》,定名为“公路与桥梁”)两个专业;面向烟台地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学校主管部门为烟台地区交通局。
1978年9月,烟台地区交通局开始筹建学校,地委组织部任命王岳衡为筹备组组长,丛德滋为副组长。学校暂借烟台地区公路段在栖霞县城的机修厂厂房127间,修缮后作为临时校舍;调入4名教师,聘请当地学校部分教师代课,从交通系统借调了部分工作人员;购置了新生入学所需的桌、椅、床等,购买了教材及部分教具、教学参考书,完成了新生入学的准备。
1978年秋季招收新生150名,其中,汽车专业两个班100人,公路专业一个班50人。11月23日新生入学,12月4日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学校制定了第一个教学计划,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交通运输现代化所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两个专业共同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物理、化学等7门基础课;汽车运输与修理专业开设机械制图、金工、电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气、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修理、汽车技术使用、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等12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公路与桥梁专业开设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地质土质与筑路材料、桥涵水利水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机电、施工管理等12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979年3月,省革委会交通局(79)交基字11号、68号文批复学校建设方案:校址在烟台市世回尧,在校生规模450人,全部工程投资130万元(实际建成投资250万元),占地60.4亩,分三期建成。3月下旬,学校成立基建办公室,11月破土动工,1983年竣工。
4月,烟台地委组织部(79)烟地组字76号文公布,王岳衡同志任中共烟台交通学校支部委员会书记兼校长。
按照省招生委员会《关于一九八一年中专学校招生计划的调整和补充通知》([81]鲁招办字18号)要求,1981年烟台交通学校改为面向全省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150名。
1982年4月,省计委(82)鲁计科字第62号文批准烟台交通学校交由省交通厅主管,校名改为“山东省交通学校”,规模、专业设置和学制仍按省革委(78)鲁文教字第11号文的规定执行。6月,山东省交通厅赵为武副厅长等一行4人来烟台,会同烟台地区交通局办理交接手续。
1983年3月,山东省交通厅(83)鲁交党字第61号文任命吕成钧同志为中共山东省交通学校支部委员会书记。
1983年5月,根据交通部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学检查的通知》([82]教中字169号)精神,按照《交通系统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办法(草案)》的要求,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教学大检查,对开设课程进行了调整:两专业基础课开设政治、体育、英语、高等数学;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专业基础课开设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电工与工业电子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专业课开设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发动机与汽车理论、汽车修理、汽车技术使用、汽车运输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公路与桥梁专业,专业基础课开设工程制图、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地质与土质学、公路建筑材料、桥涵水利水文、土力学地基与基础,专业课开设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机电、公路工程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专业的基础课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工科中等学校教学大纲,自选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执行交通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各项实习按教学计划进行。通过教学检查,教学文件日益完备,教学秩序渐趋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84年7—11月,山东省交通厅对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山东省人事局(84)鲁人任字第108号文任命尹贵顺同志为山东省交通学校校长。山东省编制委员会(84)鲁编字第61号文批复,山东省交通学校列为处级单位。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84)组干字第5号文批复,同意建立中共山东省交通学校委员会,隶属烟台市委领导。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84)组干字第257号文通知,吕成钧同志任中共山东省交通学校委员会书记。
为满足山东省交通运输企业对中等运输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计划增设汽车运输管理专业。1984年8月,省教育厅下达招生计划,增设汽车运输管理专业,当年招收高中毕业生40人,学制3年,执行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9月,学校按照省交通厅(84)鲁交干字第10号、第26号文件精神,开设了一期全省交通系统在职干部高中文化学习班,招收学员49人。
到1984年底,学校占地60.5亩,建校方案预定的基建任务全部完成。三个专业在校生总数473名,毕业四届学生计595名。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干部46人,工人30人;专任教师中讲师、工程师8人。
二、山东省交通学校的发展
1985年3月,省交通厅(85)鲁交教字第11号文转发省计划委员会(85)鲁计科字第77号文批复:“山东省交通学校的规模由在校生四百五十人扩大为一千人,并增设计划统计和物资管理两个专业。基建投资及事业经费由山东省交通厅解决。”当年,省交通厅投资100万元,完成征地55.5亩。计划统计专业自1987年开始招生。
8月,省教育厅下达《关于转发教育部(85)教职字002号文的通知》([85]鲁教职字第33号),规定山东省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从1986年起,恢复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个别学校和专业,经教育厅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教育厅同意学校各专业继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进行调整:83级学生学制仍为3年;84级学生学制改为2.5年,1986年寒假毕业;85级、86级学生学制改为2年。
根据山东省交通厅《关于一九八五年职工(干部)中专招生工作通知》([85]鲁交教字10号)要求,学校从1985年开始,招收干部中专班,学制3年。当年招收“汽车运输管理”专业33人。学校还为山东省交通厅泰安职工中专学校代办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校外班一个,学员39人,学制3年。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准备工作的通知》([86]鲁教职字第24号)要求:“一九八七年我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在我省的部属学校),除个别特殊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外,全部招收初中毕业生。原则上统一执行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计划,学制四年。”学校自1987年起招收初中毕业生209人,其中公路与桥梁专业89人,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38人,汽车运输管理专业41人,计划统计专业41人,学制4年。
1988年1月28—29日,中共山东省交通学校第一届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山东省交通学校第二届委员会及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吕成钧同志任党委书记。
1988年8月,学校职称改革工作结束,共为110名教师评定了职称,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69人。整个职称评定工作经山东省交通厅验收合格,并颁发了合格通知书。
1989年2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交通系统1988年度文明单位。1990年3月,山东省交通厅授予学校“连续二年(1988—1989)保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990年,学校增设“财务会计”和“筑路工程机械”专业。
1991年5月,省教委下发了《转发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对全省156所普通中专学校进行合格评估。本次评估中,学校进入了66所合格学校的行列。
1991年10月,学校召开了首届教代会。
1993年,学校增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业数达到7个。1994年4月,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山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名称的通知》,对学校专业设置名称统一规范为:公路与桥梁、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管理、运输财务会计、计划与统计、计算机及应用、公路工程机械。1995年增设“公共关系(文秘与档案)”专业,1996年增设“汽车机电设备与维修(汽车电器)”、“交通工程经济管理”两个专业。
1994年8月,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烟台函授站在学校成立,自此,学校开始培养大专以上学历的交通专门人才。1998年9月,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烟台教学点在学校设立。
1996年学校通过省教委组织的省级重点中专评审;交通部教育司同意学校参加交通部普通中专学校汽车运用工程专业部级重点专业点的评审。1997年1月,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鲁教职字[1997]1号文公布:“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交通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交通部交教发[1997]67号文批准山东省交通学校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为部级重点专业点。1997年1月,路桥实验室被烟台交通委定为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中心实验室;3月,汽车实验室成为烟台市劳动局定点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部教职字[1997]137号文公布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学科委员会成员名单,学校于敦荣为路桥工程学科委员会委员,曲衍国为汽车运用工程学科委员会委员。
1998年2月,学校增设“公路工程监理与检测”专业。11月,山东省交通厅评选出交通教育教学带头人8名,学校教师3人入选。12月,交通部交科教发[1998]775号文批准学校公路与桥梁专业为部级重点专业点。
1999年3月,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重新公布山东省普通中专专业学校专业名称的通知》(鲁教职字[1999]1号),针对存在的专业设置过多过滥、结构不合理、名称和审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对全省普通中专的专业设置名称进行了统一规范。学校的专业设置名称为:公路与桥梁、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管理、运输财务会计、计算机及应用、公路工程监理与检测、文秘与档案。2000年2月,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增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999年12 月,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鲁教职字[1999]8号文公布,山东省交通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鲁教职字[2000]8号文公布了教育部审批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学校成为全省36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到2000年底,学校占地23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汽车、路桥、微机、语音、电教等35个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工厂),各种设备440种5100部;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期刊170余种。11个专业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工231人,专任教师111人。
三、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2001年3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省直部门所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体制的通知》(鲁政发[2001]20号),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烟台师范学院。其教育事业费按照省财政厅核定的2000年末决算数划拨给学校,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实行实质性合并。
在并入烟台师范学院的当年,交通学院共设有3年制专科专业7个: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汽车经贸、交通土建工程测试与检测、汽车电子技术、公路工程计算机应用;5年制专科专业5个: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汽车经贸、交通土建工程测试与检测。这些专科专业均为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并入,为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06年2月,以交通学院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本科专业和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2个专科专业为基础,成立了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