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史回眸 > 正文

第十章 综合性大学的开创(2006年2月—2008年12月)



2006年2月14日,国家教育部正式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文件明确指出:鲁东大学为多科性的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教育;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期规模为21000人;学校现有专业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增设,应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文件还要求山东省人民政府加强对鲁东大学的领导和管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巩固和加强教师教育,把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至此,学校历时多年的由师范类院校更名为综合性大学的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4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将学校正式升格为鲁东大学。10月19日,学校隆重举行了揭牌庆典。

更名后学校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理清办学思路,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对校训、校徽、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发展定位等进行了确定。经过征集评选,学校于2006年5月确定了新的校训、校徽。

第一节更名鲁东大学

有着76年悠久历史的烟台师范学院掀开了崭新的一页。2006年10月19日,学校隆重举办了揭牌庆典仪式,姜春云、迟浩田、韩寓群、张保庆等领导及国内外高校发来了贺电,王军民副省长为学校揭牌并作重要讲话,700余名中外嘉宾、校友及学校2000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庆盛典。校长李清山回顾了建校以来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累累硕果。党委书记刘建东强调,更名后的鲁东大学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更名过程

学校更名是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大事,是关系学校未来与发展的大事。自1995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即着手论证申请更名事宜。学校于1995年12月、2000年1月、2001年4月,分别向山东省人民政府提报了申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96年11月、2000年2月、2001年6月致函原国家教委,申请将学校更名为烟台师范大学,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条件所限,未获批准。2001年下半年,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学校实际,又着手论证更名问题。2002年1月,学校向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了更名为综合性大学的申请,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更名进行了考察论证。是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申请学校更名为胶东大学。2004年3月,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更名进行了考察。期间,根据教育部专家组意见,学校又将申请名称由“胶东大学”改为“鲁东大学”。是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上,52名专家通过了同意学校筹建鲁东大学的决定。此后的一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办大学的标准,制定了筹备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本着“以筹促改、以筹促建、改建结合”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学校的硕士点、在校研究生规模、重点学科(实验室)、科研等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12月2日至3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筹建情况进行了实地复查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12月25日至29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最终,与会的51名专家以49票赞成的结果,同意学校由烟台师范学院更名为鲁东大学。2006年2月14日,国家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二、办学思想

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后,依据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了科学的发展和建设规划。

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保持和发展教师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特色兴校战略、多元发展战略和优势学科引领战略”,努力建设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大学。

办学定位:①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②教育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④学科发展定位: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优势和特色,以文、理、工为主体,构建文、理、工、经、管、法、教、史、农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⑤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胶东,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社会;⑥发展目标定位:在已有办学条件基础上,逐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充实内涵、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高水平,经过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国内有较大影响、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1] [2] [3] [4] [5] [6] 下一页